癫痫是一种由大脑异常、过度和同步神经元活动引起的慢性大脑疾病,表现为无预兆和反复的身体震颤,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为1%。目前,主要依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作为治疗和预防发作的手段,但是由于存在无预兆发作导致用药不及时、血脑屏障导致药物大脑靶向效率不高、持续服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问题,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副作用。
近日,来自浙江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Nanoengineered on-demand drug delivery system improves efficacy of pharmacotherapy for epilepsy”的论文,报道了一种纳米工程药物递送系统(DDS),可有效提高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该DDS聚合了聚吡咯(PPY,一种经典的导电共轭聚合物)、聚多巴胺(PDA,一种生物相容性的自然激发聚合物)、苯妥英钠(PHT,一种传统的抗癫痫药物)以及一种脑靶向肽Angiopep-2 (ANG)。PDA-PPY混合系统显著增强了给药系统的载药效率和电刺激敏感性(电导率比纯PPY提高了125倍),可在癫痫放电时快速释放PHT;并且PDA独特的化学性质和ANG与血脑屏障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的强亲和力可以通过近红外光的光热转换诱导受体介导的胞浆转运和血脑屏障干扰介导转运,协同增强血脑屏障渗透和高效的抗癫痫药物输送。实验显示,在癫痫样放电的反应下该药物递送系统能给予持续(2小时)和快速(30秒)的药物释放。急性、连续和自发癫痫发作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其可以有效抑制癫痫惊厥,治疗剂量为常规剂量的五分之一。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纳米工程给药系统,基于载体更好的电导率、电反应灵敏度和脑靶向性,可以在癫痫发作的电场中快速、持续、精准的进行药物释放,为对抗癫痫的按需药物治疗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m3381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Science Advances》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未来作物设计发展迅速,但植物再生效率低逐渐成为该项技术的关键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植物芽的再生过程经历了转录水平的大规模